綠化苗木的灌溉方式
- 2021-07-29-
綠化苗木栽植后,應澆灌較足的水,以滿足植物的需水量,使其枝干舒展,花朵綻放,發揮其觀賞和綠化作用。新種植的幼苗應澆水,以保持水分活動,加速土壤和根系之間的緊密連接。六月,氣溫上升,植物生長旺盛。為了促進樹木的萌發、開花、生長和結果,要及時補充樹木的需水量。鹽堿地區早春灌溉后,可采用中耕法進行抑堿。7.8月的干熱天氣是大多數樹木生長較快的時期。
華北地區地表蒸發量大。此時,綠化苗木需要經常澆水。底土干燥時,不要弄濕表層土。在正常情況下,這些樹應該澆水到80厘米的深度。土壤適宜灌溉水量一般為60%~80%。在冬天來臨之前,北方寒冷多風,因此有必要對冰凍的水進行一次灌溉,以保護樹木免受凍害和枯枝。
應詳細分析每年的灌溉次數。不同地區的灌溉時間不同。一般每年灌溉8次,從3月到11月。在干旱年份和土壤質量較差的地區,應增加灌溉次數。
正確的灌溉方式可以使水分分布均勻,節約用水,減少水土流失,保持良好的土壤結構,充分發揮水分利用效率。溝灌是在種植線之間開溝引水灌溉。這種方法省工省力,但耗水量大。泛灌是指在泛灌的樹木。本發明適用于行道樹,節水,成本低。噴灌是通過管道導流的“人工降雨”,適用于大面積綠化草坪。
水源為河水,可以是池水、溪水、井水和自來水。在城市,我們應該注意不要使用工廠排放的廢水,因為這些廢水通常含有對植物有毒的化學物質。
青州綠化苗木灌溉前,土壤應疏松,土壤表面不得硬化,以利于水分滲入。土壤表面稍干后,應及時覆蓋細干土或中耕疏松土,以減少水分蒸發。七、八月天氣炎熱,遲早會有水。由于中午氣溫較高,當注入冷水時,土壤溫度會突然下降,導致綠化幼苗根系吸水困難,生理性干旱。